干細胞移植----糖尿病患者的新希望
糖尿病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快速上升趨勢,預計2025年全球糖尿病病人數將超過3億,而我國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到9200萬,糖尿病早期的患者約1.48億。由于其并發癥多、致殘率高,而使糖尿病已成為本世紀人們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
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和胰島素抵抗兩大病因引起,而1型糖尿病則主要是胰島β細胞破壞使胰島素胰島素分泌不足造成。長期以來人們針對其病因不斷探索糖尿病的根治方法,但由于其發病機制復雜,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仍以藥物和注射胰島素等對癥治療為主。隨著器官移植的發展,人們嘗試進行了胰島移植和胰腺移植,但由于其較難克服的兩大問題,即供體不足和免疫排斥而無法廣泛應用。近年來大量的研究證實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多種分化潛能的細胞,就像“種子”一樣,將一定數量的干細胞通過動脈導管遷移到胰腺組織中,“種子”就會在胰腺組織微環境的誘導下分化增殖為胰島樣細胞,替代損傷的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探索出了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的新方法,它克服了供體不足和免疫排斥兩大難題,安全性也大大提高。為廣大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截肢率很高,嚴重影響著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它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導致的缺血、神經病變、感染等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臨床典型表現為靜息痛、足部潰瘍及壞疽。傳統治療采用內科藥物綜合治療和外科的血流重建,但遠期效果均不理想。大量的動物實驗及臨床研究均發現,干細胞可在缺血的下肢組織內分化成血管內皮細胞,并可在局部釋放多種細胞因子,促進缺血肢體的新生血管形成,改善和恢復肢體血流。因此干細胞移植術是治療糖尿病足的新方法,在糖尿病足治療領域已展示出美好前景。
干細胞移植是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治療的最前沿,目前國內開展此療法的醫院還很有限。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已經開展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糖尿病足的新療法,如您具備進行此療法的條件和意愿,可隨時與我們聯系咨詢,希望我們的努力能使您的干細胞移植夢想成為現實,使您從此免受糖尿病的痛苦煎熬。
一、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常見問題解答
1、 干細胞是什么,怎樣治療糖尿病?
答:研究證實干細胞是一類具有多種分化潛能的細胞,在適當的微環境下,可以向各種細胞分化,它就像“種子”一樣,在各種組織器官中生長,故可以起到修復組織、器官的作用。將一定數量的干細胞通過動脈導管注入到胰腺組織中,“種子”就會在胰腺組織微環境的誘導下分化增殖為胰島樣細胞,替代損傷的β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起到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2、 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分為哪幾種方法?
答: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分為: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自體外周干細胞移植及臍帶血干細胞移植三種方法。我科目前進行的是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及臍帶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此療法操作更簡單,不需采集骨髓,創傷小,引起不良反應更少,住院時間明顯縮短,花費更少。
3、 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的適應癥:
① 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WHO標準,1999);
② 年齡6—65歲;
③ 身體一般情況尚可;
④ 依從性好者。
4、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足的適應癥:
① 間歇性跛行、肢體麻木或潰瘍經久不愈者;
② 藥物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
③ 雖然動脈造影顯示下肢遠端有較好的動脈流出道,可進行下肢動脈搭橋,但因年老體弱,無法耐受外科搭橋手術者;或流出道受阻者。
5、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禁忌癥:
① 明確有惡性疾病的患者或血中腫瘤標記物水平明顯升高者;
② 嚴重心、肝、脾、肺、腎等重要臟器的疾病或功能不全者;
③ 出血性疾病或凝血異常;
④ 先天性或獲得性的免疫缺陷性疾病;
⑤ 造影劑過敏;
⑥ 主,髂動脈嚴重閉塞性者;
⑦ 半年內患心肌梗塞或腦梗塞者;
⑧ 全身感染者;
⑨ 無法明確病因的高凝狀態。
⑩依從性差、不能配合手術者。
6、 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總流程:
1)1型糖尿病:術前病情評估→術前非清髓預處理→臍帶血采集或干細胞動員→干細胞的分離→干細胞植入→術后觀察。
2)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足:術前病情評估→臍帶血采集或干細胞動員→干細胞的分離→干細胞植入→術后觀察。
7、 干細胞移植安全嗎?
大量的動物實驗中,干細胞移植后未發現胰腺炎、肝功能損害等引起的動物死亡,也未發現移植后腫瘤形成。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的安全性已得到臨床證實,在已實施病例中,未見全身或胰腺感染、肝腎功能損害、心腦血管并發癥及腫瘤機會增加。且干細胞采集是在密封的環境下機器采集,完全使用一次性進口材料,杜絕并避免了污染的機率。干細胞植入使用的介入手術,已經經過多年的臨床使用,技術非常成熟,并由經培訓的導管專家實施,盡量減少了因導管引起的并發癥。
8、 這項治療的療效如何?
答:從國內外相關文獻及我們已實施的病例中,短期療效滿意。國外研究表明“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超過93%的患者能夠在不同時期段內擺脫胰島素的依賴,治療產生的毒性非常小,死亡率為零。如果他們介入糖尿病治療的時間足夠早,他們完全有信心治愈這種病。2型糖尿病也可達到80%以上的療效”。國內目前開展了上千例,也證實了干細胞移植對于糖尿病有著確切的療效。我們醫院目前已為多例患者進行了該項治療,短期療效肯定,所有的患者達到血糖下降或降糖藥物減量的效果,部分患者已停用所有的降糖藥物。長期療效從理論上來講應該很好,但由于此項技術開展時間有限,長期療效目前正在臨床觀察階段。
9、如何將干細胞移植到糖尿病患者體內?
答:干細胞移植目前常用的有兩種方法:介入法及靜脈輸入法。介入法是利用導管通過股動脈直接將干細胞注入到胰腺中,該手術在局麻下從股動脈穿刺,創傷小、風險小、安全性高。整個手術約2-3小時。術后2-3天可下地活動,觀察1周即可出院。靜脈輸入法就像平時我們打吊針輸液一樣,將干細胞直接輸入到患者的血管中,該方法更是簡單、安全。
答:臍帶血干細胞移植
10、干細胞移植可以重復進行嗎?
答: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多次干細胞移植可以提高干細胞的臨床療效,無論是對于糖尿病患者還是肝硬化患者。因此目前我們采用2-3次干細胞移植的方法來治療糖尿病。
11、干細胞移植與器官移植的區別
1)器官移植的來源極其有限,由于觀念上的障礙,多數人不愿意捐獻自己的器官,所以患者往往痛苦等待。而干細胞的來源充足,基本上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要。
2)器官移植手術操作復雜,風險大,年齡越高的人手術風險性就越大,臨床還可能出現一些緊急情況。干細胞移植主要通過介入或靜脈輸注的方式,過程簡便快捷,創傷小,痛苦少,幾乎沒有風險。
3)器官移植主要障礙在于免疫排斥反應,一旦抗排斥治療失敗,便會導致器官失去功能,前功盡棄;即使移植成功可能還需要終身使用免疫抑制劑,將給身體帶來長久的傷害。干細胞移植解決了器官移植的排斥問題,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不需配型,也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對人體不會產生副作用。
12、造血干細胞移植與骨髓移植的區別?
答:造血干細胞移植的原理與骨髓移植完全相同,只是造血細胞的采集方式不同。造血干細胞絕大部分存在于骨髓中,骨髓移植是需要通過骨髓穿刺從骨髓腔中抽取骨髓,然后采集造血干細胞輸入患者體內;干細胞移植則是采用促使造血干細胞從骨髓中釋放到血液中,通過血細胞分離機,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細胞。施行骨髓移植術,志愿捐獻者需要上局部麻醉,并在髂骨上多次鉆洞抽取骨髓混合液數百毫升;干細胞移植術只需從志愿者的靜脈中采血,并通過機器富集,將血液回輸人體,只需50毫升的干細胞,由于進出的總量平衡,采集后供者不會產生循環系統的紊亂,對人體很安全。
常規的骨髓移植前,需HLA-A、B、DR相同。一般對志愿者先做HLA-AB分型,待檢索后供、受者HLA-AB相配后,再對供者作HLA-DR分型檢測,看是否相配。如果供、受者的HLA完全相配,同時供者健康檢查合格,就可以著手準備移植手術。先用化學藥物和放射治療(移植前預處理),摧毀患者身上的癌細胞,這時患者的正常造血細胞也被殺死,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易發生感染,必須在無菌病房(層流室)中接受移植。
骨髓移植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排異反應。因為,免疫系統對外來異物能分辨出“異己”,并對它進行攻擊,將它排擠除去,這個過程就稱之為“排斥反應”。如供、受者是親屬關系,排斥反應會弱些,如是非親屬關系,則反應會重一些。另一種排異反應是移植物抗宿主反應(簡稱GVHD)。即供者組織中的免疫細胞對受者(宿主)的作用,宿主組織抗原對供者免疫細胞來說也是異己物質,逐漸生長起來的供者免疫細胞對受者的“攻擊”越來越重,并可產生“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而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解決了器官移植的排斥問題,不會發生免疫排斥反應,不需配型,也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對人體不會產生副作用。通常1型糖尿病移植前預處理也較簡單,而2型糖尿病無需進行移植前的預處理。
14、臍帶血干細胞移植的特點:
1)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現階段可治療疾病有:血液系統疾病(再障、地貧...);惡性疾病(急淋...);先天性代謝性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
2)臍帶血來源豐富;采集方便,對產婦和胎兒無任何損害;與非血緣骨髓庫不同,臍帶血是實物的形式保存,不會被供者拒絕;尋找HLA相合臍帶血所需時間短,可根據患者需要及時進行移植;臍帶血中免疫細胞不成熟,移植后急、慢性GVHD的發生率低且較輕,可耐受較大的HLA差異;臍帶血中各種病毒感染的機會很小,移植后病毒性疾病發生率較低。
3)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公布研究結果表明:冷凍15年之久的臍帶血干細胞仍然具有效力,證實
細胞活性及功能沒有受損。經深低溫冷凍儲存后的臍血干細胞可長期保存。
中國細胞治療網關于我科室成功開展第一例干細胞治療案例報道的參考網址: http://www.xibaozhiliao.com/news?id=6d44811d5fc44fd6a5242e5866cab971